《影后》裡的經典家具

《影后》裡的經典家具


🎬 不是演員搶戲,是家具在說話!

──從《影后》看懂「會演戲的家具」

你可能已經注意到:
台灣戲劇這幾年的人物描寫越來越細緻,
不只是演員演得入微、對白寫得精準,
就連家具、牆色、光線與道具,也開始參與「角色塑造」。

這次在追劇《影后》的過程中,
我們不小心用「家具人」的角度入戲了,
發現很多場景中,家具其實默默幫角色加了不少戲份。


🛋️ 家具,是角色性格的延伸

角色說的話,會讓我們認識他;
但他坐在哪張沙發、用什麼材質的床頭櫃、選怎樣垂墜感的窗簾──
這些日常裡的選擇,其實才是角色「不說的話」。

  • 那張低背、極簡、帶點冷色調的沙發:是不是藏著她壓抑與理性的一面?

  • 那個高光漆、鏡面床邊桌:是不是透露了他對完美與控制的追求?

  • 開放式書櫃 vs 封閉式櫃體:他是坦率的,還是習慣保留距離?

好的戲劇,會讓你覺得:「他就該住在這裡,這些家具就是他。」


🎭《影后》裡,我們觀察到的幾個家具巧思

(以下為舉例段落,可依實際劇情補上細節)

1️⃣ 主角家的客廳設計

  • 寬大卻偏空的布沙發,加上無靠枕的簡約處理,
    象徵她表面舒適、內心卻無法真正「靠著」任何人。
    家具線條俐落,暗示她活在理性與自律中。

2️⃣ 經紀人辦公室的桌椅選擇

  • 書桌面寬大,配色冷調,椅子卻選了有包覆感的圓弧椅,
    外在剛硬,私底下其實有想守護人的那一面。

3️⃣ 角色情緒轉變的空間微調

  • 從前期的冷光、玻璃、金屬調性空間,轉為中段出現更多木質、柔光、布料質感的設計,
    情緒與風格一同推進,家具也參與了角色的成長。


🎬 家具不只是背景,它們也在說故事

每張椅子、每道窗簾、每個擺設,其實都在悄悄補充角色的情緒細節。
它們是這些戲劇角色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證據」,
也是編劇與美術共同完成的一場空間敘事。


👀 你也在追《影后》嗎?

哪一場戲讓你對場景佈置印象深刻?
還想看我們從「家具設計角度」解剖哪一部戲?
[預約展廳→]